作为国内生物动力农业的主要推动机构,在走访和深入了解过众多用心耕耘的农场之后,为促进生产者之间,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我们将在每个节气,分享给大家这份推荐清单。 愿大家随着四季的节奏,去了解农场里万物的生机与变化,去品尝有机农夫们守护着的自然馈赠,在这份天然的滋养中,让身心回归健康与自在。
大暑 2022年7月23日
大暑时节通常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,也就是三伏天了。古人将大暑分为三侯: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侯大雨时行。此时,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而出,天气变得闷热,泥土潮湿,且时常有雷雨轰鸣。即使在这样的时节里,田间地头仍少不了辛苦劳作的农夫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在看似寻常的日子里,却满满浸透了他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,质朴而赤诚。
大暑 · 辛勤的农夫
珍爱时刻·Botanica植物园 无比充实 又疗愈的工作 1
高意静创办的珍爱时刻·Botanica植物园,虽然只有小小100平米的户外花园和500平米的室内热带雨林,依然坚持自己制作所有的生物动力制剂和堆肥。
在北京市区里,自然空间和资源都有限,BD500-506制剂能够埋在我们小小的花园内,而生物动力堆肥则需要往郊区寻觅场所。
很幸运的朋友介绍了郊区的马场(北京的牛场都被清走了),让我们能够取得马粪,并提供场地给我们做堆肥。5人工作了一下午才把200斤的生物动力马粪堆肥完成。
生物动力的实践远远比书上写的更加充满难度,虽然结束后带了一身臭臭的味道,整天的工作却是无比的充实和疗愈。
农禅·茈碧农场 一步一步坚定地 走在田埂上 2
迷迭香田里,吴亚黎直起久弯的腰,用袖口抹一下鼻尖沁出的汗。这些天雨水多,前天刚刚除过的草又蹭蹭蹭地冒了出来,只能靠人手拔除,除草速度真是赶不上草长的速度啊。
这个女娃名字叫杨三斤,源于她出生时只有三斤重。她是家住山上的彝族人,长得瘦瘦小小,长年艰苦的体力劳动塑造了她的沉默内向。她背起和她身材不成比例的背篓,里面满满地装着牛粪肥,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在田埂上。
巴马三生农场 他几乎无所不能 连炒菜都是最好吃的 3
老陆(陆祖波)是个老农民,专业却是盖房子。他盖过100米的高楼,最矮的是巴马三生农场的小屋。最近又学会了电工。至于水管漏水,他切切割割、扭扭捏捏就好了。
他会告诉你,哪天育种,哪天种大豆,过了七月就不要种玉米了。他还会告诉你,马蜂叮了不要下水,毛辣子碰了撒把盐。
这两年他又开始向邻居吹牛,什么BD500、BD501,怎么喷洒在地里。他几乎无所不能,连炒菜都是最好吃的。
九蜂堂自然养蜂法蜂场 自然养蜂要做的 就是对蜜蜂好 4
老缪(缪正赢),九蜂堂麦积山蜂场的养蜂人,他是甘肃养蜂所的高工,十几岁结缘蜜蜂。50岁的一个决定,让他开始到这深山里养蜂。自然养蜂是他的追求,因为他爱蜜蜂、爱自然,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了养蜂人与蜜蜂和谐相处的正确方式。他说:自然养蜂要做的就是对蜜蜂好。
蜂场环境特别好,无人区,无农作物,是真正原生态的森林环境,蜜蜂的居住环境很好,但这也意味着养蜂人就苦了点。缪工一个人在深山,与蜜蜂相伴,自己做饭,埋头做事,闲暇时也只是看看养蜂的书,是个爱蜜蜂的痴人。
他曾在山里与野熊斗智斗勇40多天;也曾被一群凶猛的野猪吓得只敢躲在屋里;山里的夜很冷,在冬天眼睛冻成了乒乓球那么大。也只有缪工这样对自然养蜂有无比坚定信念的人,才能吃得了这野外养蜂的苦。
湖北嘉润茶业有限公司 嘉润·杨家坡有机茶叶基地 骄阳烈日下 劳作从未停歇 5
常州天合田园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土地和作物是有生命的 如同呵护孩子一样 6
天合田园里的胡师傅(胡全荣),曾因拆迁失去了原有的耕地,却在遇见天合田园后,重拾了旧时田园梦。通过有机种植培训,凭借自身多年传统种植技艺,成为了田园的一名有机践行者。
有机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,而是一个过程,在那些平凡的岁月中,胡师傅始终坚持着这件事。在胡师傅的眼里,土地和作物是有生命的,像孩子一般,需要呵护。
行走在每个喜爱的稻田中,观察每株稻种的生长发育,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稻苗茁壮成长,这是一份源自有机老农人的喜悦与情怀。
炎黄开泰中医疗养服务 大理有限公司 她们正亲手打造 生态家园 7
李云花 今年五一,热爱中医和生态种植的她,从东北来到了云南莲花峰炎黄开泰生态中草药种植基地,一边学习中医,一边参与生态中草药的种植与示范田的打造,在这里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,一年后回到老家去传播。
祁欣
一个80后女孩,只身带着孩子来到云南寻求出路,想找一份健康文明的事业。志同道合的人终会相遇,两年前,我们成为了一家人,一起建设生态家园,一起传播生态中草药,一起传播中医古法。
两个女孩,柔软却坚韧的背影,她们正在亲手打造生态家园。点滴中都是对自然的恭敬与感恩,不想给自然造成负担,坚持环保理念,废物再利用,可降解。一踏进基地,一面面会呼吸的泥抹面墙代替钢筋水泥,映入眼帘,印入心底。
武汉深耕细耘家庭农场 夏日浸泡着汗水的 繁重的除草工作 8
康之道耕读康养基地 辛勤劳作一天 一切都是值得的 9
张浩 亲耕基地农田,亲悟幸福收获。
辛勤劳作一天后,望着夕阳,感觉一切都很值得。
大暑时节,又逢雨季,基地的农作物长速最快,农夫时刻关注着它们的生长。
张浩所在的康之道耕读康养基地,以五位一体的健康生活方式,为中国家庭提供耕读+文化+健康的生活服务,基地从土壤修复、食品安全、产品强化、场景打造,逐步形成以核心内容驱动的开放型生态体系,让上下游伙伴及用户在健康生活产业链条上共生。
康之道耕读康养基地充分挖掘山乡特色、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,陆续在北京顺义、山西修福第、深圳大鹏落地,其中山西修福第作为”以农耕文明振兴现代乡村文化“案例被编入《中国乡村振兴案例研究》。